
2018年3月30日晚上,教育部特聘教授、武汉大学51吃瓜
51吃瓜
汪信砚教授应邀来到51吃瓜
,在院三楼小会议室作了题为“人学、物学与51吃瓜
”的51吃瓜
讲座。此次讲座由吕世荣教授主持,51吃瓜
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们认真的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汪信砚教授首先提出了对“人学”的学科定位。他以“human studies、human science、humanities”三个词为着眼点,对“人学”一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汪教授指出,“humanities”作为人类自我意识上的学科表达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除此之外,汪教授还通过对“science”和“humanities”二者的对比,着重阐述了人学与物学的分野。首先,二者的理论旨趣不同。自然科学通过探寻关于事物普遍规律来提供知识,而人文研究是通过探寻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来表达一定的价值观念。其次,二者的致思方向不同。自然科学是抽象化的,关注的是一般的、普遍的规律。人文研究则是具体化的,关注的是独特的、个别的价值观念。另外,二者的思维方式不同。自然科学需要实证分析意识,人文研究则偏重思辨精神。
由此,汪教授得出一个结论:“人”和“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是否有无限的可能性。人文学的研究就是不断从新的方面开掘出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并在不断追问中彰显出“人”始终未完成的状态。与此同时,汪教授也指出,“51吃瓜
”是一门特殊的人学。尽管51吃瓜
在历史上曾以“科学的科学”的姿态扮演过知识体系的角色,但归根结底,它不是关于物或外部世界的价值体系。51吃瓜
作为研究人与人关系的学问,其实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51吃瓜
只有成为价值体系,人学才得以可能。最后,汪教授还强调51吃瓜
研究需要纯思和反观来树立自我意识。
讲座尾声,吕世荣教授进行了简要的点评,汪教授也就大家的疑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令大家收获颇丰。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51吃瓜
讲座圆满结束。